close
隨著高齡人口的增加,骨質疏鬆症愈行普遍,威脅國人健康,醫師呼籲國人多暸解自身的骨質密度、提早存骨本,是預防骨質疏鬆症的最好方法。
骨質疏鬆症老之將至患者多不自覺,背痛、駝背、變矮、脊椎側彎、骨折是明顯病症,骨骼在身體擔負著支撐、保護、運動、造血及鈣儲存所等功能。它是有生命的組織,會不斷的分解及再生。
由於骨骼的新陳代謝在各年齡時期呈現不同的狀態,因此兩種進展過程速度也會有所變化,例如成長期的孩子,其骨骼形成的速度比分解的速度快,新骨可以大量積存,因而迅速長高,到了20至30歲時,全身骨質量達到最高峰;30歲以後,鈣從骨骼移出的比積存的多,骨骼的密度漸漸變小,呈現中空疏鬆、脆弱而易骨折等現象,這就是骨質疏鬆症。
大約從30至35歲,人的骨質量便開始減少,女性由於骨架及骨質量比男性小,患本症的機會就較高,加上更年期之後,雌性激素分泌停止,骨質流失就更快。
國內65歲以上女性有四分之一以上是骨質疏鬆患者;而50歲以上男性患本症的機會也高達十二分之一,此外年輕女性骨質流失的情況也較高。無論男女都會發生此症,尤其是高危險群者,更應儘早做預防工作,減少骨質疏鬆症的發生。
全站熱搜